当前报道: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路在何方?这场头脑风暴拿出新思路
原标题: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路在何方?这场头脑风暴拿出新思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河财立方 记者 丁洋涛 实习生 王宇 文 杨霄 司高妍 朱哲 冉衡 摄影】当下,国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每个人的味蕾也变得挑剔起来。集营养健康新鲜美味于一体的冷链食品凭借其高品质,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
7月4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23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冷链食品产业链创新与再造”圆桌论坛上,凯雪冷链、连福记食品、华鼎云仓、姐弟餐饮的掌舵人,以及中国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的专家学者,共论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的现状、问题及解决之道,整场论坛有观点碰撞也有共识,有困惑也有行业建议,一场头脑风暴为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河南构建冷链食品产业链,
中科院专家支招“先进技术示范应用是关键”
河南“链式发展、集链成群”的产业经济方略对构建冷链食品产业链有何作用?打造冷链食品产业链又应优先解决哪些技术或实操方面问题?
论坛伊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田长青面对上述问题表达其看法。“河南‘链式发展、集链成群’的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冷链食品本身也离不开‘链’条,这样的提法没有任何问题。”田长青认为,除绿色食品外,药材、疫苗、花卉等也都需要冷链物流,不同行业链条被冷链物流打通,势必会拉动经济发展。
研究表明,一定参数的静磁场、交变磁场和脉冲磁场能够对食品保鲜产生有利作用。“冷链技术的精进,是提升冷链食品质量及货架期的关键。”田长青举例称,近几年经过研究发现,把磁场加到食品保鲜技术中,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6月份,团队试验把梨切开后,加入磁场的梨可以保持零下5℃不结冰,但如果不加磁场,梨会在零下2℃左右结冰,温度更低、货架期更长。”
技术更迭与其对外界产生作用力,有时并不统一。“我们不缺先进冷链技术,诸如压差预冷、真空预冷等技术均已具备,但缺乏技术应用落地。”田长青认为,让先进技术更快与河南冷链食品产业融合,是其弯道超车的利器。
此外,在冷链食品产业链发展中,温度恒定是冷链食品品质的保证,同时坚持走低碳化道路、提升数字化水平,对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发展意义重大。
观点碰撞:
冷链物流究竟是缺标准,还是缺行业监督?
据了解,截至2022年,河南省冷链食品加工业产值规模近1600亿元,冷链物流规模达1800亿元。随着郑州、商丘、新乡和漯河四地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入选,已初步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特色产业集群。
但是,河南冷链物流行业仍存在创新力不强,在全国市场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对此,河南华鼎云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博表示,在冷链物流领域,河南物流企业的整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信息化能力不足,冷链物流的多个环节缺乏对应的约束标准。
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仁君对上述看法不认同。他称,“食品冷链物流是有标准的,但是一些物流企业在接单运输过程中为节省成本未严格执行。比如有人投机,动了监控探头,这也是相关行业协会在严打的行为,下一步希望行业内继续完善服务标准和加强监管。”
冯仁君认为,河南发展冷链食品产业条件得天独厚,但是冷链物流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据我所知,能经营好上千辆自营冷链车辆的企业很少,除了双汇和顺丰具备这项能力,其他物流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
作为冷链物流的需求方,姐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太祥陈述其遇到的行业痛点,他认为目前冷链物流市场存在“劣币驱除良币”的情况。
“对自身品质要求严格的冷链物流企业,反而会导致其运营成本提高,所以有一些小型物流企业或者私人车辆,可能会通过修改温控摄像头等各种手段压缩成本,导致正规企业的价格竞争力不强。”冯太祥称,只有那些对自身食材要求严格的企业,才会选择更为规范的冷链物流运输企业。
预制菜催化河南“食品+冷链”发生化学反应,
产业优势得天独厚
过往3年河南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已深刻催化全省农业、食品制造、冷藏装备制造、物流服务发生大整合、大协同。紧紧抓住预制菜产业这个“牛头”,打响新一轮河南食品制造的品牌、口碑、市场控制力,带动冷链食品全产业体系充分受益,是与会嘉宾一致表达的愿景。
“从2019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冷链物流迎来爆发式增长。”袁博称,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但也得益于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释放。他举例,今年3月以来,华鼎供应链对国内三线以下城市售出的烧烤食材增幅远大于一二线城市。
对于冷链食品消费重心逐年下沉,袁博认为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是我国三线城市以下的人口分布占全国70%,而一二线城市或者特大城市人口占有量不到30%。二是在城乡人均可支配金额方面,三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意愿并不低;三是一线城市的消费市场竞争压力大,消费需求趋于饱和,而三线城市及以下县乡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群体。所以,抓住下沉市场至关重要。”
不只是三四线消费市场蓝海,针对城市餐企、家庭搭建冷链配送“最后一公里”也至关重要。
冯太祥称,当前,省会郑州针对餐饮、零售业的城配冷链服务还相对发达。但对多数家庭冷链配送体系仍在建设的初始化周期。河南菜要借预制菜这一新兴品类要走向全国,既要鼓励本省农企、食企、餐企加大对短保质期的预制菜新品研发,强化本省冷链服务商强化对城市宅配“最后一公里”基建,催化冷链食品产业上下游高度协同,为“河南菜重争全国天下”,大家一起干、一起闯。
“在全国冷链食品产业新赛道,河南一定不会输,更没有理由输。”冯仁君认为,在农业端种养殖端、食品制造加工全体系,河南是中国翘楚;在冷链装备业、冷链物流业,豫企方阵在国内同业头部;在餐饮业,中原人做饭做了5000多年。所以,河南当下要做的即是“集点成链、链式发展”,把单点、单产业线的优势拧成一股绳。
河南食企对冷链有槽点、有建议,
希望加速数字化、延至田头
河南食企对冷链服务商最大的担忧是“中途断冷”,但同时,对该行业的发展亦有恳切的希望。
“河南冷链这条腿越粗壮,河南食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就更强。”连栋财认为,当前,国内冷链物流行业有三个突出问题:局部过热却不能延伸至田间地头,行业高素质人才仍旧匮乏,中小冷链商数量众多且深陷低端价格竞争。
他建议,河南要将食品制造、冷链服务形成“聚链成拳”,既要对冷链物流商标准化服务解决监控体系,也要鼓励该行业企业技术升维。对于国内热门的物联网、数字化、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仍有相当数量的省内冷链物流商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无实质性技术升级计划与执行方案。因而,本省冷链物流服务业提档升级,重在解决管理数据化、供应及时率及食品安全保障。
冯仁君的观点与之相近。他称,中国冷链装备业的技术实力向国际全面看齐,豫企是该产业的先锋队。从技术侧来看,河南本土冷链物流业需要加速推进技术升级;从产业服务纵深看,需要构建能下沉到田头的网络体系。
“论种田的能力,全国没有谁能比得了河南农民。但因田间地头缺失预冷基础设施,河南蔬菜出产后的损耗一直是大问题。”冯仁君认为,一旦河南能解决田头冷链终端末梢布网,不仅能极大提升河南鲜活农产品、中高端食品的规模化和战略市场半径,更将鼓励河南农民、农企驾驭现代工业化思维,支撑更多优质产品走向全面品牌化。